走入婚姻,你做好準備了嗎?

  有時候我們可以把婚姻比作一幢大廈,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基礎就像是這幢大廈的基石,如果在婚前,有些問題在兩人之間說不清道不明,或者你們之間並沒有一個很好的溝通默契,沒有健康的能量流動,那麼在之後的婚姻生活當中,你們的鏈接可能是非常脆弱的,雖然幸運的你在這時候終於和相親對象進入了戀愛期,開始了談婚論嫁,而對女人來講,婚姻是更大的一場投資,這場投資內含的風險,對男女雙方來說,大小也許是一樣的,但是對雙方造成的影響,卻不可同日而語,接下來的七個基本條件,是你走入婚姻之前必須要達到的基本,我們都知道,風險無法完全規避,但是這七個條件能夠幫助你大大降低這場投資的風險。

  1.彼此了解對方的過去。

  雖然說結婚在一起生活,是未來的事情,而不是過去,他的過去,還是需要了解的。如果夫妻雙方都不知道同床共枕的這個人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哪兒來的安全感?所以,對方在哪兒上的學,以前做什麼,大致的情感經歷,有沒有婚姻經歷,經歷過什麼特殊的事情,都是有必要了解一些的。

  2.彼此在空間和時間上是透明的。

  有人說彼此既然信任,他去哪裡,跟誰在一起就不重要了。千萬不要這樣想,婚姻的基礎是信任,人們是因為愛對方而傾向於相信對方是真誠的,可完全信任的基礎是什麼?是要了解。都不知道他整天在哪裡,幹什麼,跟誰在一起,就敢跟他結婚的話,膽夠大的。這不是信任,是盲目信任,也稱迷信。反回來,如果對方不願意讓你知道他在哪裡,做什麼,跟誰在一起,不也是對你的不信任嗎?所以,一對戀人談戀愛如果還沒有達到這種了解的程度,信任度就是不夠的。在這一點上,一些人常常說,不是要保持神秘感嗎?怎麼又要如此透明呢?是的,人是要有些神秘感,這樣可以更吸引愛人,但神秘感不是靠藏貓貓來達到的,也不是靠犧牲信任來達到的,而是通過不斷增加自己的內涵、知識、能力達到的。就像蘋果手機,它對果粉充滿神秘感,是因為它會不斷更新自己,增加自己的功能和應用,所以,果粉們沒事就在裡邊找新的好玩的應用來下載。有神秘感的愛人,像是一本讀不完的書,之所以讀不完,不是故意藏起來不讓對方讀,而是你讀著前面的,我寫著後邊的。

  3.彼此在經濟上是透明的。

  彼此在經濟上是透明的。國內絕大多數的夫妻,婚後都是共同財產製,也就是彼此在經濟上以後要完全合伙了。兩個合夥人,彼此有多少錢,掙多少錢,欠多少錢,都要有基本的了解,這應該是合伙的前提。我認識的人中,真的有人結了婚後才知道對方欠很多外債,也有離婚後沒有分到一分錢財產,但分了債務的。除非你要像目前在國內為數不多的夫妻一樣,在財產上是分別財產製,自己掙的錢自己花,各自不干涉對方的財務自由。否則,在中國社會環境下,經濟的透明往往代表著信任,在一份不被信任的關係裡,人們是難以有安全感的。況且,如果雙方經濟上不透明,那麼對方跟其他人約會,送情人禮物都很方便,甚至養個小三也不成問題。但如果雙方經濟上相對透明,做這些事情時,多少會有些不方便,也就可以降低些概率。

  4.相互是欣賞和尊重的。

  兩人在對方的心中,一定是相互欣賞和尊重的,這是婚姻的基礎。不具備這個基礎而結婚的人,可能是為了責任或別的什麼而結婚,這樣也就為以後的不幸福埋下伏筆。

  5.相互獲得雙方家人的認可。

  雖然父母反對的婚姻不一定是不合適的,但父母反對的婚姻往往是容易不幸福。不幸福的原因也往往就是父母的反對行為本身導致的。結婚時,如果有一方的父母不認可,兩人還一定要結婚的話,父母不認可的這一方是要違背父母意志的,這難免讓父母心裡不舒服。為了結婚讓父母心裡不舒服,自己心裡會產生心疼、愧疚等感覺。帶著這些感覺走進婚姻的人,一般會對愛人有更高的要求,內心的聲音往往是:“我父母不同意我都跟你結婚了,你一定要對我更好!”婚後生活中,愛人稍微有做得不如自己意的地方,自己就容易感受到失望,愛人在這樣的關係裡也容易感覺到累。因此,這樣的關係是容易出問題的。雙方家人不認可的婚姻,基礎不牢,不是說不能結婚,而是盡量去爭取獲得雙方父母的認可。這需要給父母些時間,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子女好,反對一陣子,看到兩個年輕人在一起的意願很強烈,一般也就接受了。父母從不接受到接受,是需要些時間的,所以,這樣的戀愛可能需要多談點時間。

  6.在家庭角色的分配上達成一致。

  如果說家庭是一個公司的話,這一條等於合夥開公司時是需要先商量好兩人分工的,在家庭裡誰承擔什麼角色兩人要達成一致。家務怎麼分工?誰洗衣服,誰做飯,誰帶孩子,誰輔導孩子做作業?雖然,婚後的實際情況可能並不一定像婚前商量好的那樣,但比起那些從未溝通過這一類問題的戀人來講,溝通過的夫妻,內心是做好了應對婚後生活的準備的。

  7.想要的未來生活是一致的。

  常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場旅行,這樣的話,結婚好比是找旅途的驢友,雖然彼此有很深的感情,但最好兩人想去的地方是一致的。不然走到半路才發現,大家想去的地方不是一個地方,比如一個想去三亞,一個想去麗江,大家根本就不是一路人。這時即便不分手,對彼此也是一種煎熬,體現在婚姻裡具體就是你想過大富大貴的生活,他卻想平平淡淡,分歧必然會多。所以像婚後住在哪裡,要不要孩子,要的話要幾個,要不要跟老人住,過什麼樣的生活,這一類的問題,婚前最好有所溝通。

  冷愛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選擇重於改變,有些時候求全責備,不如讓彼此去找更適合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