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照料精神病婆婆整10年

  2009年10月31日午後1點,西苑小區一套普通的單元房裡,小付懷抱兩歲多的兒子哄睡覺,兒子發燒咳嗽,煤氣灶上煎著兒子的中藥。小付把兒子摟在懷裡,雙手在給患精神分裂症的婆婆配藥。她的表情很平靜。

  婆婆服了藥睡著了,兒子也睡著了。屋內是暫時的寧靜。中藥伴著西藥,整個屋裡瀰漫著一股奇特的味道。小付說自己習慣了,外部世界的時尚、富貴等等這些對小付來說都很不敏感。她才29歲,卻已非常習慣“宅居”。

  結婚時,承諾照料婆婆

  小付是臨潁縣人,結婚之後跟著丈夫在平頂山搞裝修。她自己姊妹三個,父親多病,家裡沒有男孩。小付從小明白母親的不易,和丈夫小沈結婚後,發現自己的婆婆更不易,婆婆兩歲時沒了爹,嫁給小沈的父親後,小沈的爺爺常年多病,小沈的母親把照料公爹的重任全部承擔了,這很讓小付尊敬,特別是小付向她提出娘家沒有男孩,往後可能自家娘需要撫養,當時剛有患病苗頭,神誌還清醒的婆婆滿口應允:應該應該,誰家沒有爹娘,這個事不用商量。這話讓小付很感動。

  沒想到結婚不久,婆婆的病日漸嚴重,後來發展成精神分裂症,面對這種情況,小付對丈夫小沈說,不怕,有我在不會讓咱娘受罪,大不了我以後就在家照顧咱娘。沒想到這一承諾竟讓小付在以後的日子裡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勞累,甚至連要孩子都向後推遲了兩年。

  婆婆患病的前幾年,小付和小沈帶著她天南海北治病,只要聽說哪兒治這病有效果,小兩口帶著婆婆就上路。很快,小沈搞裝修積攢下的錢已花得所剩無幾。對此,小付毫無怨言:只要娘的病有好轉,錢算啥,不都是人掙的。可從那以後,小付已很少買新衣服。“時尚”對年輕而又天生麗質的小付來說從此遠離。

  照料婆婆,個中艱辛心自知

  家裡有一個精神病患者,生活習慣、生活方式都與平常人家不同。除了病人居住的房間、客廳她可以隨意進出,其他房間都得上鎖,特別是廚房、衛生間,這些地方放有對病人來說有危險的物品,比如刀、剪刀、熱水瓶等等。

  一次,小付眼看兒子就要從幼兒園放學了,急於做飯,卻怎麼也找不到刀,不得不向丈夫打電話問。那一刻,她急得真想大哭。刀之類的危險物品還不能常藏在一個地方。一次,婆婆看見小付從冰箱後拿出了刀,發病時她自己就到冰箱後找刀,說是要殺壞人,這可把小付嚇壞了,從此以後,她總是變換著地方放刀。可房間就那麼大,天天變換,還真讓人頭疼,小付說。

  照料婆婆,家裡24小時不能離人。丈夫搞裝修,常常在工地。孩子1歲半時,小付就把他送進了幼兒園。為此,小付常覺得對不起孩子。接送孩子時,小付常常得把屋內所有門鎖上,一溜小跑出去接。看見別的家人接孩子後帶著孩子買這買那,做遊戲,小付對孩子的愧疚之心越來越重,淚水常不自覺地流下來。

  對於小付來說,最難的時候,就是婆婆發病時,孩子也生病。每當出現這種情況,小付不得不把病中的孩子趕緊抱到鄰居家。

  情急之下,帶著婆婆回娘家

  今年秋天,小付鄉下的母親打電話說,家裡的玉米該收了,自己一個人忙不過來,想讓小付回家幫幾天忙。不回吧,想到母親一個人在鄉下,回去吧,婆婆怎麼辦?情急之下,小付決定,把孩子託給鄰居幾天,自己帶著婆婆回老家。可剛到車站,看到人多車多,婆婆又“興奮”起來,一個人又唱又跳,小付上前拉,她用勁抵抗,掙脫後跑得找不到人影。小付又急又氣,只好打110幫忙。幸虧後來眾多好心人幫忙,小付才算把婆婆帶回了老家。

  小付的娘家對於精神病婆婆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環境。一些“危險”物品,比如刀、剪等等,不像在小付自己家,都被藏得很隱秘。小付的母親沒有照料精神病人的經驗,做飯後,刀就那麼隨便一放。這可闖下了禍。在這新環境裡,小付婆婆的病一次又一次地間歇發作,發作時拿起刀就攆著人砍,往往是幾個人一起上前冒著危險才能奪下婆婆手裡的刀。幾天下來,小付非但沒有給母親幫上忙,倒添了不少的亂。這使得小付很歉疚,不得不匆匆帶著婆婆又回來了。

  10年的艱辛,小付無怨無悔。她說有時婆婆會在她做飯、洗衣服時,冷不丁捧起她的臉猛地親一下,說,我親你一下。小付說,我嚇壞了。但過後,內心是安慰的。一粥一飯的恩情裡,自有股綿長的力量,讓兩個原本陌路的人,相攜著走下去。哪怕對於一個精神病人來說,感動和依賴,也早已在同甘共苦的歲月裡,悄悄成長為牢不可摧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