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份家庭協議讓婆媳親同母女

  家住合肥市福海新居2單元的夏婆婆和兒媳因家務事等產生矛盾,導致關係緊張,經過社區工作人員和心理學專家公益課堂的調解,解開了兩人心裡的疙瘩。

  在夏婆婆看來,兒媳自理能力差,成天不想柴米油鹽,吃飯就去下館子,週末大掃除則交給家政工人打理。即使有時間,兒媳下班後不是去健身房練瑜珈,就是去上夜校輔導班。於是,婆婆特意搬來與兒媳同住,說要親自監督兒媳做家務。而兒媳覺得夏婆婆是在故意挑毛病,一場“婆媳大戰”之後,兒媳婦搬回了娘家,兒子住進了單位,原本美滿的婚姻亮起了紅燈。

  當瑤海區七里站街道東七社居委4位計生幹部得知此情后,積極上門調解。在計生幹部的耐心疏導下,婆媳一起走進了社區“好婆婆、好媳婦”公益課堂。

  課堂裡,通過兩人的述說,社區幹部了解到,兒媳其實也很孝順,只是生活習慣不同,才造成兩人的誤會。心理學專家通過意識和行為方式上改善婆媳關係,讓婆媳二人平等交流,暫緩對抗、壓抑、埋怨等不良情緒。經協商,婆婆暫不要像以前那樣單從做家務方面,武斷地給媳婦打分,要盡量避免使用一些過於苛求、挑剔性的言語,如“你應該”、“你必須”等等。同時,作為媳婦不僅要明確自己所要盡的責任和義務,還要多站在婆婆的立場換位考慮,多體恤婆婆,多和婆婆做一些溝通,多一份耐心面對家務事,力圖取得婆婆的理解與寬容。

  為解決矛盾糾紛,婆媳還簽訂了家庭協議。協議規定:媳婦每周至少要為家人做7頓飯,洗7次衣,同時每周至少要清理房間7次,並不得由他人代勞。合同簽訂後的第二天,媳婦就開始履行自己的責任,第一次為家人做了一頓飯,獲得了婆婆的讚賞。

  根據協議,對於兒媳婦抽空去練瑜珈,上夜校充電等等,夏婆婆也不再強行干涉,而是用一顆寬容的心去看待兒媳婦的生活方式,互諒互讓。

  如今兒媳週末外出遊玩時還叫上了婆婆,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母女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