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的“群攻”現象

  毫無疑問,在春節之後的第一個工作週討論這個話題是件令人沮喪的事,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問你幾個問題: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老闆老是跟你過不去?你是不是覺得你的同事們都串通一氣,在背後設計讓你出洋相?你是不是覺得上班根本就是去遭別人的折磨?如果你對上述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除非你心態有問題,否則的話,你很可能是成千上萬的“群攻”受害者之一。

  “群攻”原本是個生物學上的概念,是指一群小鳥聯合起來保衛自己的巢。上世紀90年代,瑞典心理學家海因茲-雷曼將它與職場聯繫了起來。當然,在不同的環境下,它既指某個人被同事“群起而攻之”,也可以指這位倒霉蛋受到某一位同事或管理層的欺壓。說白了,這也是“辦公室政治”的一種,但它的受害者往往更加被動、更加無辜。

  記得我在讀大學的時候有位化學系的教授,此人學術上造詣頗深,因而受到系內一位研究方向相同的領導的排擠,這位領導大到課題申報、職稱評定、課時安排等關乎個人前途的重要事項,小到值班排序、請假調課等雞毛蒜皮的小事,處處與他作梗。而係裡的老師儘管對此頗有些看不過去,但都不敢言,甚而盡量迴避與這位教授打交道,讓他感到同事關係緊張,工作無法開展,生活失去樂趣。這位老師在一次閒聊中說自己一想到要去辦公室便有嚴重的焦慮感,後來更是出現了嚴重的失眠症狀,身體健康也開始受到影響。最終,他申請前往美國的一所學校擔任訪問學者,擺脫了那個惡劣的領導。

  隨著公司併購、裁員等情況日益普遍,工作時間越來越長,用工性質的多樣化等,職場“群攻”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儘管情況各有不同,但群攻情況的出現往往都有幾個比較明顯的階段。通常都是始於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事,而這件小事又恰恰能夠導致流言蜚語,接著是一些更富攻擊性、侵犯性的行為以貶低或打擊受害者–受害者之所以成為受害者,要么是因為被當成了“軟柿子”,要么是因為能力出眾而遭人嫉妒。下一步便是更為嚴重的指責,通常接下來便是管理層介入進行“仲裁”,而仲裁結果只有兩種,一種是“群攻”行為合法化,一種便是因為上級管理層的干預而停止。

  糟糕的是,更多情況下,仲裁往往都是以“群攻”發起者勝訴而非受害者,因為對於管理者來說,這樣的決定受到的阻力最小,而且,大多數公司文化中都有一種“鴕鳥哲學”,他們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公司中存在“群攻”這樣不體面的行為。

  在人們頻繁更換工作環境的情況下,如何能夠更好地自我保護呢?最基本的底線是,在不加入群攻的同時,保持足夠的強勢–不是咄咄逼人,而是在所有關鍵問題上都要不卑不亢,不管你面對的是一般同事還是公司領導。